

盈悠の放手大幹
放手大幹?不是說我。延續上篇博文提及《大學線》實習採訪經驗,不得不提代表之作 - 專訪當年還未宣布參選特首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 - 題為「梁振英・放手大幹」。 2009年9月踏入大學第四年,首次擔任《大學線》實習編輯,連同記者動動腦筋構思人物專訪欄目,各自建議3位人物。最...


盈悠の回到學生時
近日收到中大新傳學院學生的來訊,表示需要完成一份人物專訪的功課,並邀請我接受訪問,希望藉此機會深入了解新聞行業工作。上星期,我倆相約下午五時半在上環一間咖啡店見面,一位樣子標緻的長髮女生準時在店外默默等候,直至我的到來,她變得雀躍並自我介紹。由於原定的咖啡店沒有開門,她提議...


盈悠の女強人
一看電視,看到劉嘉玲接受記者訪問說:「我不喜歡人家叫我女強人,其實我也愛撒嬌的。」 我會心微笑,換著是我,也不喜歡女強人的這個硬蹦蹦的稱號。 如此同時,我想起另一位我曾經訪問的嘉賓,她也不喜歡別人稱她女強人,但我真心覺得她很強。「強」的地方,不是外表剛強或快人快語,而是努力...


盈悠の2014年之最 (二)
繼續「2014年之最」......及時記錄寶貴回憶。 《最怕的事》 常常感恩生命中遇上好人經常提點我、提攜我,讓我邁步向前。然而你我皆知現實並不完美,任何行業都有良莠不齊的情況。我最怕的,就是遇上「有意無意壞事的人」為工作添煩添亂。...


盈悠の2014年之最 (一)
上篇博文為過去一年來個簡單總結,同時問自己這一年發生的十個「最」…你也可以試試看! 《最有成功感的任務》 以往新聞工作用到三文四語做訪問及翻譯工作,但在幕前甚少展現這方面的能力。離職後投身司儀行業,不少客戶要求你拿一些「證據」來顯示你的語言能力,剛出道的我甚麼都沒有,可以怎...


盈悠の一周年
不經不覺「盈悠」博客經已一歲,意味著我離開新聞主播崗位也剛好一年。 「離職一年,學了甚麼?」 要不是友人問這個問題,也差點忘了這個重要日子。自去年11月戰戰兢兢出席人生第一次商業活動,其後陸續完成各式各樣的司儀及主持工作,每個月都在努力學習和適應,學會好好管理自己工作時間,...


盈悠の事業女性 (二)
「成功不在於你認識多少人,而在於有多少人認識你。」 講起新移民婦女,不少人聯想至低學歷的家庭主婦,但今天我遇上一位有文化、懂思考的事業女性,她教曉我成功之道,她的名字叫刑路。 2003年沙士年,刑路放棄上海的事業,來港定居跟丈夫團聚。初到香港,她沒有朋友、沒有社交生活,又因...


盈悠の事業女性(一)
「家庭」是不少人努力工作的原動力,但往往在投入事業之後,又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。今天我遇上三十多歲的Shirley,細說現代女性的內心掙扎,如何在個人和家人、事業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。 來自內地的Shirley曾於深圳某著名機構任職高級行政人員,直至2006年,重視家庭的...


盈悠の營銷之道
友人的電話屏幕裂了,到維修店更換電話屏幕之後,本以為回復正常運作。怎料,在離開店鋪不足幾個小時,新的屏幕因失去感應能力而無法使用,於是折返店鋪查詢。可是店主明言維修服務不包保養,反過來指責友人在離開之後曾踫撞電話而導致失靈。重點是,要加錢再換零件!友人跟店主理論不果,為免賠...


盈悠の人生不如馬拉松?
近日專誠由倫敦坐車到牛津做打氣隊長,為參與Oxford Half Marathon 的友人們打氣,看看異地馬拉松的色彩,想想馬拉松的獨特意義。 有人將人生比喻為馬拉松,在時間洪流中不停與人競賽,堅毅不屈邁向終點。曾幾何時,日本推出一段兩分鐘的廣告短片,故事以一場馬拉松盛事為...